既民族又现代的中国动画典范
Hide
在当代中国动画理论研究中,关于“美术电影”的探讨往往总是与“民族性”挂钩。在动画史学研究范畴内,乃至于民间爱好者之中,长久以来存在着一套主流叙事,即中国动画是通过民族化风格的探索而完成了“中国动画学派”的自我身份构建。但在国内外动画学术界,“中国学派”还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学术概念,而是为了对抗全球化潮流冲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焦虑性表达。
学界在讨论“中国动画学派”时,往往片面强调其民族性,却对其现代性缺乏足够的思考和认识,从而使建立在美术电影历史遗产之上的创作和研究,呈现出一种“现代性的不在场”,进而滋生出相应的迷茫。然而,在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历程中,“现代性”真的不在场吗? 《代用品》 萨格勒布电影公司1961年出品 《101忠狗》迪士尼公司1961年出品
20世纪80年代初,中国美术电影领域内就曾经围绕着“什么样的动画才是现代的”这一命题产生过一系列争论。胡依红在《两种不同美学意义上的动画规范》将动画电影划分为两类:以迪士尼为代表的“经典动画片”和以萨格勒布为代表的“现代动画片”,而在后续的讨论中,她认为中国动画正处于这种“现代化的变革之中”。
《三个和尚》 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
在中国动画人重新开始睁眼看世界的80年代初,美术电影中确实诞生了一些如《三个和尚》这样颇具现代性审美的作品,但这种“变革”并非是一蹴而就的,甚至早在60年代的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中得以体现。而在评论这些“现代动画片”时,“装饰化”“装饰性”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概念。 张仃(1917-2010)
华君武曾评价《哪吒闹海》美术设计、装饰艺术大家张仃的风格为“毕加索加城隍庙”,而事实上,正是这种中国特有的“装饰性”概念为动画创作者融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风格提供了合理的借口。
《春牛图》 张仃 《贾桂琳与花》 毕加索 《灰娃肖像》 张仃
本次讲座,我们请到了动画史学者马小褂,以及本次展览团队成员、空藏动漫资料馆联合创始人傅广超,以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为引子,以詹同、阿达等著名美术电影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为线索进行对话,为大家揭开中国美术电影发展中对于民族性与装饰性的迷思,重新正视美术电影的现代性构建历程。
詹同为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童话原作绘制的插图 (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)
(5天前)
(5天前)
(5天前)
(6天前)
(6天前)
(6天前)